出國前就已在烏菲茲美術館的官網預定好門票了,在指定的時間內至取票窗口出示預訂證明及相關身份證件即可換取入場票,排隊時間相較當場購票的散客短了不少。我們在米開朗基羅廣場逗留的時間比預期中久些,因此抵達美術館時已超過原先預定入場時間約十分鐘。幸好義大利人做事並不一板一眼,在這種小事上是願意通融的,所以最後還是順利拿到票,過了安檢進入烏菲茲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的興建始於1560年。這裡一開始是Giorgio Vasari受第一代托斯卡納大公-Cosimo I de' Medici之託所建的市政司法機構辦公室(Uffizi為義大利語「辦公室」之意)。在Giorgio Vasari 死後由Alfonso Parigi il Vecchio及Bernardo Buontalenti接手,整座龐大的宮殿式建築直到1581年才完工。之後百餘年間其收藏不斷擴增,直至1737年。美第奇家族在1737年絕嗣,公國繼承權原本轉交給西班牙波旁王朝的Carlos III,但後來決定轉交給洛林家族的Franz I,兩者皆與美第奇家族有血緣關係。末代大公Gian Gastone de' Medici的姐姐Anna Maria Luisa de'Medici在與洛林家族簽訂藝術品遺產移交協定時確立了硬性條款,規定這些藝術品必須留在佛羅倫斯不可攜出,且必須開放於公眾欣賞。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條款在當時可謂前所未有,她試圖傳達藝術遺產是一筆國家財富而非屬統治者的財產,也因為如此烏菲茲美術館的收藏在歷經數個世紀後仍能保存得非常完整。
姑不論館內藏品如何,其建築天花板上的彩繪就極吸引人。
一開始經過的展廳放置著中世紀時所繪製的宗教藝術作品。這種基督教宗教藝術中的"聖像畫"(Icon),以鮮艷的色彩描繪出耶穌、聖母或其他聖人的形象及聖經中著名的場景。聖像畫中人物一般是眼大口小,表情肅穆。耶穌、聖母和聖若瑟等位處中央或上方,頭部必有光環,其他人物排列左右或下方,有時以較小的體形顯示其次要地位。
Giotto (ca. 1266-ca. 1337)
Glória da Virgem, 1310
Lorenzo Monaco (ca. 1370-1425?)
Coroação da Virgem
Pietro Lorenzetti (ca.1280-ca. 1348)
Cenas da Vida da Beata Umiltà, ca. 1340
Simone Martini (ca. 1283-1344) e Lippo Memmi (ativo em Siena 1317-1347)
Anunciação e Dois Santos, 1333
這些畫作金光閃閃,色彩鮮明,極為美麗。如果來到烏菲茲美術館只一昧的追求欣賞最著名的幾幅畫作而忽略了這些中世紀聖像畫,那是極爲可惜的。
美術館人不少,但並不過於擁擠。
Piero della Francesca (ca. 1420-1492)
Duquesa de Urbino, 1465-1470
Duque de Urbino, 1465-1470
烏比諾公爵夫婦雙聯畫為文藝復興時期最有名的肖像畫之一。畫像拋棄了宗教元素,只強調人性,體現了該時期"人本主義"的特色。
Piero della Francesca (ca. 1420-1492)
Duquesa de Urbino (verso), 1465-1470
Piero della Francesca (ca. 1420-1492)
Duque de Urbino (verso), 1465-1470
畫像背面亦極為精緻。
Bernardino Luini (ca. 1460-1532)
Algoz com a Cabeça de João Batista (Herodiade), 1527/31
離開展廳來到走廊,抬頭一望,發現天花板這fresco的顏色柔和雅緻,非常美麗!